在不久之后,北京市患者不用亲自去大医院,就能远程将影像资料、化验结果传至三级医院,得到专家会诊意见。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雷海潮日前做客《对话一把手》节目时透露,北京市正在筹建市级多平台远程会诊中心。

原标题:基层医院检查结果可直传三级医院

在不久之后,北京市患者不用亲自去大医院,就能远程将影像资料、化验结果传至三级医院,得到专家会诊意见。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雷海潮日前做客《对话一把手》节目时透露,北京市正在筹建市级多平台远程会诊中心。

11所三级医院参与远程会诊

“本市现在已开始着手建立市级多平台远程会诊中心。建成后,通过远程医疗技术,可帮助患者解决疑难重症的专家会诊问题。”雷海潮透露,远程会诊中心分为多平台的临床会诊中心和医技会诊中心。今年,本市将建立内科四类慢病、肿瘤、骨科、儿科及眼科等专科重点疾病的远程临床会诊中心。目前,通过申报,符合条件的10所三级医院(协和医院、中日友好医院、阜外医院、北大第一医院、北医三院、安贞医院、宣武医院、天坛医院、儿童医院、首都儿研所)成为第一批相应的远程临床会诊中心。多平台的医技会诊中心是一个以影像(X-平片、CT、MRI、超声)、血液检测、心电图监测与诊断、病理四类医技为主的远程医技会诊中心。目前,经申报符合条件的8所三级医院(协和医院、阜外医院、北医三院、宣武医院、天坛医院、妇产医院、儿童医院、首都儿研所)成为第一批相应的远程医技会诊中心。

雷海潮解释,远程会诊中心是医生之间意见的汇集,患者到基层医院就诊,如果一、二级医疗机构解决不了相关的诊断、治疗问题,可以逐级将影像资料、化验检查资料、临床体检资料上传至临床会诊中心或医技中心,通过专家的联合研判,来解决诊断、治疗意见的优化问题,并最终将治疗意见反馈给患者。

各区试点建紧密型医联体

截至2016年年底,北京市已建立了由50家核心医院、558家合作医疗机构组成的53个医联体,初步达到了服务辖区居民全覆盖的目标和分级诊疗的基本要求。今后,北京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都要参与医联体建设。

雷海潮透露,北京市将重点打造2.0版医联体,完善纵向综合医联体布局、启动横向专科医联体建设和紧密型医联体建设。各区要结合辖区居民分布和医疗资源分布情况,重新划分医联体覆盖区域,使医联体更加符合推进分级诊疗要求,内部联系更加紧密。建立大医院专科间疑难危重患者转会诊渠道,使重点专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。预计2017年先期建立心血管内科、呼吸内科、神经内科、妇科、骨科、内分泌科、眼科、儿科8方面的专科医联体,目前共有符合条件的35家三级医院将被确定为专科医联体核心医院。年底前,各区将启动1至3个紧密型医联体试点,探索在紧密型医联体内实现人员、技术、经费、设备的统筹管理与使用。此外,53个医联体核心医院与合作医院均根据需要在科室间开展了远程服务。

基层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涨20%

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下沉到社区,社区医疗机构承担了全市40%至50%的诊疗工作量,基层医务人员配置却明显不足。雷海潮透露,为调动社区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,在薪酬方面,北京市督促各区加紧落实基层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上浮20%的政策。此外,对社区返聘的高级职称退休医生的待遇,也提高到每个工作日不低于200元,较原来提高了80%。

记者了解到,北京市正在着手研究基层医务人员绩效工资动态增长机制,未来将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、工作量变化等因素,对基层医务人员工资进行动态增长,逐步缩小与其他公立医疗机构的差距。“本市还在制定基层医务薪酬制度改革方案,计划在朝阳区先行试点,之后向全市推广。”雷海潮说。(记者刘欢)

打印